close

  昨天,正在斐濟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楠迪同斐濟、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總理、庫克群島、湯加、紐埃等8個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併發表主旨講話。習近平宣佈,中方將給予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習近平還就新形勢下發展和提升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係提出五點建議。
  □會晤
  中方將提供2000獎學金名額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和太平洋島國雖然相距遙遠,但雙方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友好交往源遠流長。中國對發展同太平洋島國關係的重視只會加強、不會削弱,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島國領導人感謝習近平訪問太平洋島國地區並倡議舉辦這次會晤,完全支持雙方構建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係。他們一致表示,中方一貫重視島國、尊重島國、支持島國,是我們真誠的朋友和伙伴。中方倡議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島國提供了重要機遇,島國人民對雙方合作抱有期待,願意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
  >>五點建議
  中方尊重各島國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支持島國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和決定地區事務,支持島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方歡迎島國領導人訪華,為雙方關係做好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願同島國擴大政府部門、立法機構、政黨對話交往。
  中方願同島國深化經貿、農漁業、海洋、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將為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的輸華商品提供零關稅待遇。
  未來5年,中國將為島國提供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各類研修培訓名額。中方繼續派遣醫療隊到有關島國工作,鼓勵更多中國游客赴島國旅游。
  中方願同各島國就扶貧減災、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問題加強溝通。中方將為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向島國提供節能環保物資和可再生能源設備。
  >>背景鏈接
  最不發達國家
  “最不發達國家”一詞最早出現在1967年“77國集團”通過的《阿爾及利亞憲章》中。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正式把最不發達國家作為國家類別的2678號決議,並制訂了衡量最不發達國家的3條經濟和社會標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00美元以下;在國內生產總值中製造業所占比重低於百分之十;人口識字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下。
  按照上述標準,截至2011年,全世界經聯合國批准的最不發達國家已經有46個。亞洲有9個,非洲有32個,大洋洲有4個,拉丁美洲有1個。
  □解讀
  為什麼會集體會晤?
  會晤對象有相似利益訴求
  此次習近平主席出訪三個主要任務,出席G20峰會是多邊外交,指三個以上的國際關係行為體在常設或特別的全球性或地區性國際組織、國際會議中的互動。簡單說就是,“多分之一”,中國是多邊組織中的一個成員。
  對三國進行國事訪問是雙邊外交,即兩個政治實體之間的外事交往。簡單說,就是“一對一”。
  與島國領導人的“集體會晤”則是“一對多”,中國是一方,其他國家作為整體是另一方。這從形式上接近“多邊”,但從實質上更加接近於“雙邊”。
  外交學院副院長江瑞平介紹,“集體會晤”通常是一國領導人出訪時,在時間非常緊、會晤對象又比較多的情形下,在某一齣訪地邀請周邊國家領導人一同會晤。會晤對象通常有比較相似的利益訴求,面臨有區域特點的共性問題。
  有過哪些集體會晤?
  兩年內進行多次集體會晤
  其實,習近平在之前出訪中已有過多次“集體會晤”活動。
  今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與拉美和加勒比多國領導人集體會晤,中國、巴西、拉共體“四駕馬車”及其他一些拉美國家領導人出席。這次會晤由中方倡議,是中拉領導人的第一次集體會晤。
  集體會晤形式靈活,不光有“高大上”的會談,還有“接地氣”的飯局。去年6月2日,習主席訪問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時在西班牙港請加勒比國家領導人吃了頓午飯,特多、蘇里南、圭亞那、牙買加等多國領導人應邀出席。去年3月28日,在南非德班,習主席邀請非洲國家領導人,舉行了一場非同尋常的早餐會。南非總統祖馬、安哥拉總統多斯桑托斯、科特迪瓦總統瓦塔拉等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及高級官員參加早餐會。
  集體會晤有何意義?
  可節省時間展現大國形象
  首先,“集體會晤”是中國外交上的創新,增加了中國外交的立體性。以今年7月中國與拉美國家領導人的集體會晤為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允熬認為,這次集體會晤“是破天荒的創舉,為中國同拉美整體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新平臺”。
  其次,“集體會晤”提高了領導人出訪的效率。就像老百姓去別的小區串門,總不能挨家挨戶都做客。大家坐一塊兒,嘮些都上心的家常,自然省時間。領導人出訪也是這個理兒。
  最後,“集體會晤”是大國外交的一部分,有助於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以此次集體會晤為例,江瑞平說,這些島國面臨著有共性的地區性問題,比較突出的一個是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對這些國家構成不小的威脅。這一問題也在世界上引起關註。此次集體會晤,談到氣候變化問題,協助這些國家尋找解決之道,這體現了中國負責任、盡義務的大國形象。
  □觀察
  中國技術助力南太島國發展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中國自1975年起向太平洋島國提供經濟技術援助,先後建設了近100個工業、農業、基礎設施和民用建築等項目,實施了農業、醫療、體育等多領域技術合作,提供了各類設備和物資,為這些國家培訓了4000多名管理和技術人才,對相關受援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
  援斐濟菌草技術項目就是近年來中國援助太平洋島國的典型項目之一。中國援斐菌草技術項目專家組負責人林占熺介紹,菌草項目攻剋了斐濟氣溫偏高、不利菌菇生長、影響菌菇質量的技術難題,結束了斐濟不能生產食用菌、藥用菌的歷史。斐濟農業部長伊尼亞·塞魯伊拉圖認為,該項目能夠使斐濟有效解決旱季飼料短缺問題,促進本國畜牧業發展,造福民生,減少牛奶、肉類進口。同時,能夠增加斐濟出口,提高民眾收入。
  近年來,中國積極支持其提出的旨在推進區域合作進程的“太平洋計劃”。自2006年首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以來,中國與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湯加、密克羅尼西亞等國開展農漁業技術合作;協助巴新防治瘧疾;分別向薩摩亞、瓦努阿圖、密克羅尼西亞、湯加、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派遣醫療隊,併為這些國家舉辦衛生官員、醫院管理及醫葯研究人員培訓班。
  中國對南太島國援助雖然規模有限,卻總能切中問題關鍵,效果實實在在,贏得了相關太平洋島國政府和民眾的熱情贊揚。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新華國際  (原標題:最不發達國家97%輸華品免關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s17dstbx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