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建起“關愛園”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A02版
    3月14日下午,在白山市江源區新華村第一關愛園,十餘名小學生正在關愛園裡寫作業。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村裡孩子放學後沒有地方學習,也沒人管,於是就產生了建立‘關愛園’的想法。”江源區城牆街道關工委主任74歲的劉桂雲說,沒想到竟由此摸索出了群眾參與、老少鼓動、自我教育的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新路子。
  “關愛園”民主選舉公薦園長
    江源區關工委主任74歲的馮玉華告訴記者,從2006年區關工委在村、社區和樓院創辦“關愛園”至今,已建立641個“關愛園”。
    “我們以左鄰右舍的幾戶、十幾戶為單位創辦‘關愛園’,廣泛組織動員更多的‘五老’長期參與關愛活動。”馮玉華說,通過調查研究,摸清被關愛對象中困難、劣跡、留守、單親、殘疾等情況;對“五老”進行調查統計,為“關愛園”的組建提供翔實的資料。
    馮玉華告訴記者,“關愛園”的創辦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以就地就近、方便活動為原則,通過民主選舉,公薦園長。馮玉華說,“關愛園”主要開展“五教”、“三幫”活動,對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普遍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活動。由於“關愛園”中的“五老”就地就近,和青少年是鄰裡鄉親,並採取“一幫一”、“二幫一”包保責任制,便於長期開展關愛工作,他們像園丁一樣,是扎根在青少年身邊的長期關愛隊伍。
  不說話的鄰居成好朋友
    劉桂雲告訴記者,原來村民鄰裡之間因一點小事就鬧矛盾,夫妻打架、婆媳不和、不尊老等現象時有發生,“關愛園”成立後,不僅吸納了周圍的孩子來園裡做游戲、聽故事,還吸引了周圍的村民來園裡互動、交流。“城牆街道五岔村第二‘關愛園’成立5年,‘五老’們先後化解鄰裡糾紛5起,解決家庭矛盾11起,原來打爹罵娘的‘毛驢小子’也變得孝順老人了。”劉桂雲說,五岔村有兩戶鄰居因一壠地的事兒10年兩家不說話、不來往,通過“關愛園”,雙方不但握手言和,春季種地還互相幫忙,現在兩家處得跟一家似的,成為好朋友。
    多年來,全區各“關愛園”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達1100餘次,受教育的青少年達2萬餘人次;開展法制教育750餘次,受教育的青少年達3萬餘人次。幫教有劣跡行為青少年294人,186人明顯好轉。
    同時開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開展“四老”家教培訓班,開展社會公德、家庭道德、個人美德教育,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疏導、行為引導、學習指導和生活照料等。同時各“關愛園”還保持同家長和學校的聯繫,共同商討教育、培養孩子的好方法,有針對性地實施跟進措施。
  科技幫扶讓農民成功創業
    多年來,“關愛園”積極對困難、失學、單親和留守兒童進行幫助,幫困資金達16.26萬元,資助1000餘人。資助殘疾人298人,助殘資金達8萬餘元。
    除此外,江源區關工委根據省、市關工委的部署,把“兩學一創”活動與“關愛園”緊密結合,貼近實際,服務青年,幫助創業。
    馮玉華告訴記者,全區以村為單位,由“關愛園”組織青年參加集中科技培訓達300餘次,重點學習養殖、種植、立體開發、農產品加工等生產技術,受培訓的青年農民達兩萬人次,許多青年農民利用所學的技術成功創業,有的還成為致富帶頭人。
   本報記者 盧紅
  (原標題:居民建起“關愛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s17dstbx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